發布人: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6-11-21
公眾的不滿更是由來已久:銀行出現在生活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卻鮮能滿足預期。換句話說,大家覺得從銀行借錢很難,表情冰冷、條件苛刻外加手續繁瑣。因此,畢馬威報告試圖為人類提供另外一種可能——Enlightened Virtual Assistant(EVA,智能虛擬助手),集人工智能、數據分析、語音認證、API和云存儲等先進技術為一體,類似于升級版siri,搜集用戶的健康、支付、偏好、社交媒體等數據,主動挑選時機與用戶溝通、推薦資產管理服務并解決其他金融需求。報告還以Apple Pay、Paypal、Amazon和Uber為例,聲稱這些互聯網品牌將開發出更加多樣化的線上金融功能,逐步取代實體銀行的市場地位。
這種技術顛覆的觀點很容易贏得大眾的認同,不過,天真地以為技術增量會迫使銀行消失,未免言之過早,并低估了銀行在整個金融系統中的基準作用。
到目前為止,互聯網機構引以為豪的在線金融產品,除了操作簡單、體驗便捷和授信寬松的優勢外,其余仍停留在復制銀行業務邏輯并升級為線上版的思維窠臼中。實質的創新突破并不容易,首先,銀行是一個資金運作的體系,個中游戲究竟如何玩,外行人易見不易解;在銀行內部,不同定位、不同角色的知識體系也很不相同,各個崗位互相配合,才形成一個復雜的系統,想完全吃透,非朝夕可為,實際操作更有難度;其次,銀行是國家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核心環節,宏觀調控這盤大棋局中就有商業銀行管控的諸多巧手,哪些事情只能由銀行來做,并非一時間可以完全放開。面對這樣的政策壁壘,與其奢談突破,不如認識其限制的合理性,況且一旦讓線上金融機構扮演類似的角色,原有優勢可能會喪失殆盡。
銀行究其本質是一間企業,卻不能純粹以個體客戶需求為導向。如果說整個金融市場是艘穿行于風浪中的大船,銀行就是壓艙石;作為普通的社會成員,我們希望這塊壓艙石審慎、保守地呆在原地。盡管如此,銀行業已經開始主動迎合變革浪潮:將傳統網銀由封閉狀態改造為開放的生態圈模式,上線各種移動端和場景式APP;在備受關注的區塊鏈技術上,國內銀行也開始逐漸意識到在建立數字貨幣標準上搶抓話語權的重要性??傊?,財力雄厚、內控成熟的銀行一旦意識到先進技術的助推作用,崛起的加速度可能會大于更加輕盈的互聯網機構。
畢馬威報告似乎忽視了銀行業數百年來積淀的雄厚業務基礎,未來傳統商業銀行更可能和互聯網機構形成和合共生的狀態,誰也不會代替誰,他們彼此需要。
如需進一步業務了解香港銀行開戶,請訪問登尼特:http://www.slackerapocalypse.com
香港公司商務秘書,香港銀行開戶,香港公司年審,香港公司年檢,香港虛擬辦公室,香港條形碼申請,香港電話飛線,香港公司秘書,香港商貿配套
國內熱線:86-755-82143986
地址: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東門南路2020號太陽島大廈16樓全層
香港九龍佐敦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702-7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