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9-04-23
自金管局2017年9月宣布鼓勵在香港引入虛擬銀行以來,向金管局作出查詢及表示有意在香港經營虛擬銀行的公司超過50家。2018年8月,總計29家機構遞交了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申請。
香港金管局此前發布公告透露,在公眾咨詢期間收到的意見來自二十五位回應者,當中包括香港銀行公會、存款公司公會、消費者委員會、商會、金融科技業的業界組織、科技公司及專業機構。
在審批這些牌照申請時,金管局表示會優先處理能證明具備以下條件的申請人的個案:
申請人具備足夠的財務、科技及其他相關資源經營虛擬銀行。
申請人的業務計劃是可信和可行的,能提供新客戶體驗,并有助于促進普及金融和金融科技發展。
申請人已經建立或有能力建立合適的資訊科技平臺支持其業務計劃。
申請人獲發牌后能較早開始營運。
2019年1月,香港金管局向其中8家公司發出通知函,表示其申請已進入下一輪甄選。其中包括渣打香港、眾安在線,以及內地的科技巨頭騰訊和螞蟻金服等。
對于科技巨頭角逐虛擬銀行牌照,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向新京報表示,虛擬銀行牌照的含金量不僅僅在于牌照本身,它是內地金融科技公司走出去的一個重要起點,也是本土金融機構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式。發展順利的話,虛擬銀行在香港的空間較大。
忻怡認為,虛擬銀行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引來科技巨頭爭相申請。“伴隨大灣區逐步形成規模,內地與香港的金融互通需求將日益旺盛,虛擬銀行在結合互聯網場景與金融服務,快速響應用戶需求方面有著天然優勢,同時虛擬銀行無需在香港地區設立實體網點,采用全線上化服務模式,將大幅降低在香港地區的運營成本。目前香港地區整體線上業務發展趨緩,未來虛擬銀行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同時指出,虛擬銀行的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
李萬賦認為,從金融科技水平上看,虛擬銀行對金融科技水平的要求較高,了解香港本土金融環境的相關專業人員比較匱乏;香港金融科技發展較為落后,虛擬銀行發展所需要的配套金融環境還不匹配,比如移動支付手段推廣緩慢等。此外,適合香港本地、且具有吸引力的創新銀行產品考驗專業能力;此外,傳統銀行存量客戶規模龐大,虛擬銀行初期獲客難度較大,更有吸引力的產品也意味著可能更窄的利潤空間。
忻怡認為,虛擬銀行未來的挑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虛擬銀行將會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控制,以價格換短期流量,搶占市場的模式難以復制,一方面將受到傳統銀行業與本地居民傳統使用習慣的挑戰,不能單純依靠提升存款利率或降低服務費率,而是應當通過創新場景,為傳統銀行尚未覆蓋的部分客戶、尤其是小微企業主,提供服務。
平安證券更是直言,對于非銀金融機構和科企,虛擬銀行牌照是發展金融業務的入場券。但現階段信息非常有限,無法有效分析虛擬銀行牌照能帶來多少利益。
如需了解服務進一步查詢,歡迎隨時聯系登尼特商貿物流服務:www.slackerapocalypse.com;
國內熱線;86-755-82143466
手機號碼:13302909089 劉小姐
電郵:2355725172@qq.com
地址: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東門南路2020號太陽島大廈16樓全層
香港九龍佐敦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702-7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