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7-05-02
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如今,從吃飯、到購物,再到出行,中國人使用現金的場合變得越來越少。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日前表示,去年中國銀行卡取現金額65.5萬億元,出現負增長,銀行卡消費金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快速下滑,這意味著“新興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快速普及對銀行卡直接消費,尤其是現金支付構成了沖擊。
王素珍分析,一方面銀行卡大額消費交易增長乏力,銀行卡筆均消費的金額已經從2015年的1895元降至1474元;另一方面是以條碼支付為代表的非現金支付工具快速普及,對銀行卡直接消費尤其是現金支付構成了沖擊。
從處理金額來看,銀行機構仍保持地位,筆均業務金額4.52萬元。但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數量優勢明顯,業務金額量的增速,同比增長124.27。
我國互聯網支付快速發展,2016年我國商業銀行共處理網上支付業務461.78億筆,業務金額2084.95萬億元。支付機構共處理互聯網支付業務663.3億筆,業務金額達到54.25萬億元。而支付業務持續由電腦端向移動端遷移。
今年,在清華大學的一場活動中,蘋果CEO庫克也談到了中國移動支付發展的迅速。聽說買西瓜都可以微信支付之后,他都“驚呆”了。其他國家的消費者喜歡使用的支付方式有哪些?互聯網支付的普及程度如何?
先來看日本。日本是全球移動支付發展的國家,日本交通IC卡、商戶儲值卡促進了移動支付的誕生。目前,日本形成了以運營商為的移動支付體系。
據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日本有不少可以二維碼支付的店鋪,一般要先注冊該店、登記信用卡信息,購物時掃要購買的商品二維碼。雖然這樣可以只帶手機出門,但不少人會覺得申請和登記麻煩,不如直接使用信用卡。日本手機本身有支付功能,交通卡以及一些充值卡也是人們已經習慣多年的便利支付方式。年紀大的人一貫使用現金和信用卡。日本三大手機運營商在功能機時代對手機的掌控能力很強,比如NTT DoCoMo,2004年推出手機錢包,整合了包括西瓜卡在內的多家IC支付卡,移動運營商主要是通過這種手機錢包以及入股銀行的方式了移動支付產業鏈。
如需進一步業務了解,請訪問登尼特:http://www.slackerapocalypse.com
香港公司商務秘書,香港銀行開戶,香港公司年審,香港公司年檢,香港虛擬辦公室,香港條形碼申請,香港電話飛線,香港公司秘書,香港商貿配套咨詢熱線:86-755-82143466 86-755-82143716
地址: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東門南路2020號太陽島大廈16樓全層
香港九龍佐敦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702-703室